GB/T 29428.1-2012 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伍救援行動 第1部分:基本要求
- 發表時間:2023-01-10
- 來源:共立消防
- 人氣:
1 范圍
GB/T 29428的本部分規定了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伍的行動準備、現場救援、安全管理、保障與支持方面的基本要求。
本部分適用于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伍的救援行動,其他專業救援隊伍可參照使用。
2 規范性引用文件
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單)適用于本文件。
GB 13690-2009 化學品分類和危險性公示 通則
3 術語和定義
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。
3.1
救援行動 rescue operation
救援隊接受命令后,實施行動準備、現場救援和撤離的全過程。
3.2
工作場地 working site
開展搜索、營救和醫療救援的區域。
3.3
受困者 trapped person
被壓埋在倒塌建(構)筑物或限制在其他狹小空間中的人員。
3.4
搜索 search
采用人工、犬和儀器等方式尋找受困者的過程。
注:改寫GB/T 23648-2009,定義2.6。
3.5
營救 rescue
采用各種方法使受困者脫離險境的過程。
注:改寫GB/T 23648-2009,定義2.7。
3.6
行動基地 operation base
救援隊在救援現場建立的指揮、休整、醫療、裝備存放和物資存放的場地。
3.7
行動計劃 operation plan
在地震發生后,救援隊機動到現場的過程中,根據災區信息做出的人員、物資、路線等安排。
3.8
轉場 reassignment
轉移行動基地的過程。
3.9
結構評估 structure assessment
對受損建(構)筑物結構危險性進行判斷的過程。
3.10
搜救標記 search and rescue mark
在工作場地表示搜救行動及其相關信息的簡明文字、圖形或符號。
4 行動準備
4.1 救援隊在獲得震情信息后,應設專人跟蹤災情。
4.2 救援隊在接到出動命令后,應根據災情完成下列行動前準備工作:
a)確定組隊、裝備、物資配置方案;
b)確認隊員、搜救犬及裝備狀態;
c)確定機動方式和行動路線;
d) 確定運輸工具的種類、數量及運輸先后順序;
e)為出隊人員辦理人身意外保險。
4.3 救援隊到達現場之前,應根據災區的各種信息,編制并適時修改救援行動計劃,主要包括:
a)現場形勢評估;
b)需求評估;
c)一般情況應對措施;
d)意外情況處置措施。
5 現場救援
5.1 協調與溝通
5.1.1 救援隊抵達災區后,應向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災指揮機構報到,參照附錄A提交救援隊概況表。
5.1.2 救援隊應接受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災指揮機構的指揮。
5.1.3 救援隊應設專人與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災指揮機構保持聯系。
5.1.4 救援隊應及時向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災指揮機構報告救援進展。
5.1.5 救援隊可向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災指揮機構提出需要協調的事項。
5.2 行動基地
5.2.1 行動基地的選址應考慮交通、安全、基礎設施等條件。
5.2.2 行動基地宜按指揮、生活、醫療、裝備、搜救犬、衛生、洗消等功能分區,并設置明顯標志。
5.2.3 遇有傳染性疫情時,應在行動基地設置隔離區和明顯標志。
5.2.4 救援隊在轉場與撤離前應及時拆除行動基地設施,并對廢棄物進行清理。
5.3 工作場地評估
5.3.1 救援隊進入工作場地前,應由相關技術人員對工作場地及其周邊環境的危險性進行評估,主要內容包括:
a) 受損建(構)筑物對施救的可能影響;
b) 危險品及危險源;
c) 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、洪水、臺風等潛在危險因素。
5.3.2 救援隊進入工作場地前,應對建(構)筑物進行結構評估,評估應當考慮以下內容:
a) 用途;
b) 估計人數;
c) 結構類型、層數;
d) 承重體系、基礎類型;
e) 空間與通道分布;
f) 倒塌類型及主要破壞部位;
g) 二次倒塌風險;
h) 施救可能對結構穩定性產生的影響。
5.3.3 救援隊應在工作場地評估結束后,參照附錄B填寫工作場地評估表,并繪制現場草圖。
5.3.4 救援隊應根據結構評估的結果,按附錄C確定工作場地的優先等級。
5.4 搜索
5.4.1 搜索人員開展搜索行動時,應將人工搜索、犬搜索和儀器搜索等方式結合使用,順序宜為人工、犬和儀器搜索。
5.4.2 人工搜索一般先詢問知情者,了解相關信息,再利用看、聽、喊、敲等方法尋找受困者。
5.4.3 犬搜索應采用多條犬進行確認。
5.4.4 儀器搜索應根據現場環境選擇聲波/振動、光學、熱成像、電磁波等探測儀器。
5.4.5 搜索人員在確定受困者位置后應立即報告隊長,參見附錄D填寫搜索情況表,移交營救組實施救援。
5.4.6 搜索人員對搜索過的工作場地應按附錄E的方法做出標記。
5.5 營救
5.5.1 營救人員開展營救行動前,宜根據工作場地的優先等級制定營救方案,主要包括:
a) 接近受困者的通道和緊急撤離路線;
b) 結構穩定性評估和加固措施;
c) 擬采用的營救設備和技術方法;
d) 醫療救援措施;
e) 意外事件應對措施。
5.5.2 營救宜按工作場地的優先等級進行,等級相同的,宜按由易到難的順序開展營救,也可視情況適當調整順序。
5.5.3 營救人員應根據受困者的位置和狀態以及倒塌建(構)筑物的特點,選用合適的方法和工具。
5.5.4 營救人員應記錄營救過程,參照附錄F填寫營救情況表,并繪制現場草圖。
5.5.5 營救人員應參照附錄G和附錄H分別填寫受困者救出信息表和遇難人員處置信息表。
5.5.6 營救人員在完成營救行動后,應按附錄E的方法繪制救援行動標記
5.5.7 營救人員確認救援環境會對救援隊員生命造成威脅時,應暫停作業并采取相應措施。
5.5.8 營救人員在發現文物、文件、財物、武器后,應記錄并移交有關部門。
5.6 醫療救援
5.6.1 醫療救援人員應對受困者進行安撫以及緊急醫療處置,指導和配合營救人員將其安全救出。
以上為標準部分內容,如需看標準全文,請到相關授權網站購買標準正版。
- IG541混合氣體滅火系統
IG541混合氣體滅火系統:IG-541滅火系統采用的IG-541混合氣體滅火劑是由大氣層中的氮氣(N2)、氬氣(Ar)和二氧化碳(CO2)三種氣體分別以52%、40%、8%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種滅火劑
- 二氧化碳氣體滅火系統
二氧化碳氣體滅火系統:二氧化碳氣體滅火系統由瓶架、滅火劑瓶組、泄漏檢測裝置、容器閥、金屬軟管、單向閥(滅火劑管)、集流管、安全泄漏裝置、選擇閥、信號反饋裝置、滅火劑輸送管、噴嘴、驅動氣體瓶組、電磁驅動
- 七氟丙烷滅火系統
七氟丙烷(HFC—227ea)滅火系統是一種高效能的滅火設備,其滅火劑HFC—ea是一種無色、無味、低毒性、絕緣性好、無二次污染的氣體,對大氣臭氧層的耗損潛能值(ODP)為零,是鹵代烷1211、130
- 手提式干粉滅火器
手提式干粉滅火器適滅火時,可手提或肩扛滅火器快速奔赴火場,在距燃燒處5米左右,放下滅火器。如在室外,應選擇在上風方向噴射。使用的干粉滅火器若是外掛式儲壓式的,操作者應一手緊握噴槍、另一手提起儲氣瓶上的